中小物流企业被“车多人少”困扰
发布时间:2023-08-06 点击:439
企业大规模复产已经开始,物流需求增加。记者在采访调查中发现,由于种种原因,中小物流企业在返乡后遇到了“车多人少、运力有限”的问题,进而影响了其他企业在返乡初期的经营,有货无车的窘境让他们束手无策。
近,从事外贸的李先生一直在为一批货物的运输发愁。这是一批机械零件,多年后由当地工厂加工,准备运往欧洲。原计划是2月20日运到青岛港。由于迟迟找不到运输车辆,这些货物直到2月26日还堆放在企业仓库里。
有许多卡车停在物流园区。
“工厂匆忙地离开工作,设法把事情弄清楚了。现在有了物流卡,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,李先生说,根据以前的经验,在发货前一两天,物流车就可以联动了。考虑到***冠肺炎防疫的实际情况,他提前三四天打电话给合作物流公司,结果是“没有”。当被问及原因时,他们都是“车多人少”。
不过,李先生也委托货运代理帮忙联系车辆,但情况不太好。”货代反馈说,大物流公司都在为大客户服务,没有时间照顾我们这样的小工作,“李先生很紧张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不可抗力,企业不必承担延误赔偿。但时间长了必然会影响客户对企业的信心。货物不能再拖延了,否则会影响今后的合作。”
青岛作为重要的港口城市,有2万多家外贸企业。李先生经历的故事一定不是个案。这些企业与中小物流企业关系密切。中小物流的“流”并不直接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。
2月24日和25日,记者了解到,目前,大型物流企业整体运行良好,而在中小物流企业层面,形势不容乐观。在我市许多物流园区,记者注意到,在一些开放企业中,可供使用的车辆非常有限。
在城阳一家物流园区,一位物流企业负责人对暗访的记者说:“如果需要先登记,等车能跑了我再给你打电话,车很多,但只有一个司机能上路。现在要找到一辆车不容易。请稍等。”
中小物流企业遇到的困难引起了业界的关注。”前段时间,我做了一个调查,发现目前青岛有一定规模的物流企业复工还可以,但中小物流企业并不理想,这种情况体现在运力上,呈现出“大易、小难”的特点。大企业的运输需求和长期需求相对较好,中小企业的弹性需求更难满足。”
刘明康认为,除对外地司机实行14天隔离外,防疫物资短缺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。
据了解,目前卡车司机对防疫物资的需求十分迫切,这给小型物流企业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。”口罩、酒精、暖耳器、防护服很多物流企业都缺少这些材料,差距不小。大企业能力强,能解决一些防疫物资。能力薄弱的中小物流企业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。”刘明康说,“这也是中小物流企业正常经营的绊脚石。”
在外贸行业工作多年的李先生告诉记者,在企业复工明显增多、物流需求快速增长的情况下,如果运输能力,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运输能力仍然不能恢复,那么企业复工将遭遇瓶颈。
物流企业一端是供应端,一端是需求端。同时,它们还与生产企业的上下游产业链相连。如果产品不能运出或运进,将成为影响企业经营的主要困难。
记者注意到,针对这些问题,我市有关部门正积极想方设法。我市已经开通了货车、车辆运输保障服务平台,但这一举措主要解决了当地防疫物资、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的运输等问题。要从根本上解决物流问题,需要协调资源,采取综合措施。
据记者了解,目前青岛已有1万多家物流相关企业。从这些企业的物流网络来看,省内的物流也占有重要的比重。”目前,**物流业仍在复苏,不少司机仍在家中。在跨省运输尚未完全放开的情况下,青岛可以率先在全省率先开展货物运输业务。未来,中国物流将全面开放,青岛将能够抓住机遇。”一位卡车司机建议,“司机多了,我们就能在ab角进行倒班和轮换运输,这也有利于防疫和安全。”
“目前,物流企业经营的关键在于人。有数据显示,**有3000万卡车司机,公路运输占**货运总量的76%。物流企业正常运作的关键是人流聚集。有关部门想给企业提意见,但在这方面可以帮助我们。”
“中小企业是解决就业的主要途径。对于中小企业的物流需求,有关部门要帮助他们想办法、有针对性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,李先生认为,“帮助物流企业解决困难,也是充分保障企业恢复生产的重要一步。”
回岗难、防疫物资缺乏,是当前阻碍中小物流企业正常经营的普遍问题,也是“穴位”所在。仅仅依靠一个部门和一种手段来“点洞”成功,显然是不够的。要使物流真正“流”,需要综合措施和多种措施。
一些大企业面临人员返乡问题。他们大多采用这种方法。但是,中小物流企业从业人员较少,很难雇佣到独立的车辆。
思考企业所想,企业所急,解决企业的问题。返乡企业越来越多,迫切需要通过推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解决中小物流企业的问题。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形成中小物流企业从业人员户籍所在地台账,实行网格化服务、联合租车等方式,在中小物流企业职工入户后,帮助职工重返工作岗位,使企业达到生产能力防疫物资到位。